投資第一原理…續集?

為什麼標題裡會有「續集」?我本來打算寫一下近來的市況,然後寫下我是怎樣用第一原理思維 (First Principle Thinking) 去思考的。印象中浮現出我好像在以前的 Blog 寫過相關話題,一搜之下,發現果然有一篇舊文叫投資第一原理,討論關於我對「投資是什麼?」的看法,原來當時我的想法其實和 《Rich Dad Poor Dad》差不多,但我當然沒有看過這本書的。其實,所謂續集,也不算是續集,我這裡講的是另一個投資的話題,我是怎樣用第一原理思維去分析近來波動的市況。

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第一原理思維,可談到 Elon Musk,他經常說要用第一原理思維,而非類比思維 (Analogy)。所謂第一原理思維,就是科學或物理學的思維,把東西切到最小,例如原子 (當然事物的最小形態不是原子,還可以切小到 Quark),然後嘗試由此去分析和預測一件事。而類比思維就是找一件類似的事物或事件,然後作比對。

就舉近來的市況為例子,股市由高位短時間內崩跌超過三成,你知道大部分人會怎樣分析?他們會找類似的事件,例如 1987年、1998年、2000年、2008年,然後分析說現在的情況很像 1998年,所以之後也會什麼什麼的,這就是類比思維。這種思維有什麼好處?直覺性的,因此不費時,而且很有故事性,令有同一套理念的人覺得好像分析得很合理,容易產生共鳴。但類比思維最大的盲點是把事情過度簡化,很多時都忽略了事情背後的基本因素 (原子)。參考某事件沒問題,但要指出當中的因素,例如1987年的電腦程式崩盤,1998年亞洲貨幣被狙擊,2000年科網公司的泡沫,2008年的資金鏈斷裂,這些因素是否重現。

以疫情為例,類比思維是怎樣去分析?他們會比較 2003 年沙士,1918年西班牙流感,甚至是普通流感,然後作判斷。疫情最初大家 (尤其是政客) 都忽視最基本的因素,這個病毒的傳染性,死亡率,現在的醫療先進程度,人們抗疫的意識,醫療和抗疫設備是否足夠,政府抗疫措施和應變能力等,這些才是影響疫情的關鍵因素,而不是說很似 2003 年沙士,很似普通流感,然後妄下判斷。用類比思維去說故事容易,令人容易明白,令故事容易傳播出去,尤其是社交媒體的年代,這正正是它的最大問題。

我會用第一原理思維去分析市況,資金鏈斷裂會導致金融市場崩盤,這會不會發生?不會,因為各國已有經驗,會無限 QE 去防止。有沒有泡沫?沒有,大部分公司本來營運很良好,有基本因素支持,而並沒有出現超高估值的情況。會出現大蕭條嗎?不會,因為疫情高峰只會出現一段時間,人們只是迫不得而留在家不出去消費,而不是人們長期沒信心消費,只要疫情高峰一過 (事實亦證明疫情是可控的),整體經濟會迅速反彈。以上我有沒有用過任何一年的圖表去分析?沒有,我用到的是事件的最基本的因素。

第一原理思維最大難度在於要用腦袋去思考,很沈悶,很費時,而人們通常很懶惰,往往依靠直覺或類比去想事情。不是說直覺或類比沒用,我們日常生活大部分都用它,例如你不會走近火堆,因為知道會被燒傷,而你不需要分析說火很高溫可以破壞你的細胞什麼的。但當遇到一些沒有見到的事件,例如這次疫情,第一原理思維便變得重要。作為渺小的人類,我們很多事物或事件都是不知道或沒有見過的。如果只是喜歡聽故事、聽預測,而沒有科學精神去分析,註定要在資訊爆炸的世界下被淘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