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、歐洲、日本股市極強勢,新興市場極弱,這反映了市場認為在國家債務危機下,受害的是債權國,反而狂印銀紙的債務國是大贏家。雖然筆者不盡明白,但市場已說明了印銀紙這財技的恐怖之處。在狂印銀紙下,連日本都可以起死回生。其實,筆者一直想不通為甚麼日本會迷失二十年,日本貨質素高,食品吸引又安全,又有高科技,日本人人民質素高,很多人都嚮往去日本旅行……中國沒有的,日本都有,理應不可能發展得那麼差,可能是人口老化、常有地震、貨幣政策失敗吧,筆者真的不太明白。無論如何,似乎投資成熟市場是趨勢,投資順勢而為便可,研究經濟問題當作一門學問。
筆者之前全面放棄中國市場,投身美股的決定,起碼到現在為止是正確。香港投資者有一優勢,就是投資美股不用冒匯率風險,何不好好利用?當然,聯繫匯率是有可能脫勾的,這是可能是一個風險,但不會在短期內發生,亦不會突然發生。另外,近期美元已逐漸擺脫避險貨幣的慣性,以往美元強等於市場要避險,現在是美元強,美股同步強勢。港元因此少了一個要脫勾的藉口。
至於近期人人都關注的是樓市,各大銀行終於加按息,這是轉勢。近年人人盲目認為樓市只升不跌,永遠不會加息,連酒店都買,這已是極危險的信號。或者到現在,不少投資者還會繼續催眠自己說,就算加息都有能力負擔。可惜,歷史告訴我們,市場有起有跌,人性不變。樓市下跌周期很長,香港97年見頂,03年見底,美國06年見頂,12年見底,若你相信樓市今年見頂,可能要到19年才見底。
至於中國,看法跟以往一樣,新領導改變不了甚麼。新領導一上場就說甚麼甚麼節儉,甚麼甚麼改革,然後地方官員就聽聽話話做戲,這種情況在我們看來是多麼可笑。這種由上而下的管治方法,跟以往的帝制,本質上沒有分別,歷史已告訴我們,這不會長久。不結束一黨專政,中國將無法前行。我不敢想像,到底當怨氣達到臨界點,會發生甚麼,再一次的六四?筆者可能會參與其中,若香港無真普選,就佔領中環。
說太多題外話,投資方面,遲些有機會再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