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身性理論

反身性理論 (Reflexivity) 是一個社會學的概念,有些事或行為,表面上有因果關係,其實並非單向的,「果」反過來可以影響「因」,兩者互為影響。這麼說可能有點抽象,我們來看看以下例子。

反身性理論為人所知,多得金融大鱷索羅斯 (George Soros) 利用它去解釋金融市場的運作,對我們理解泡沫和崩盤尤其有用。我們的認知裡,預期一間公司盈利持續增長,人們便會買入其股票,股價便上升,這看似簡單的因果關係,預期盈利增長是因,買入股票導致股價上升是果。但事實上,人們之所以會買入股票,並非看公司營運,很多時單純因為股價上升。人是懶惰的,當我們見到股價上升,便聯想到必定是因為其他人預期盈利增長。於是,進入了一個正回饋 (Positive feedback) 的情況,股價上升,因此買入股票,導致股價進一步上升,信念漸漸地形成,然後放大,最終形成泡沫,直至不能持續。反之,股價崩盤也可以理解為,股價下跌,因此沽出股票,導致股價進一步下跌。事實上,當股價上升,確實會影響公司本身的盈利,例如較低的借貸成本、更好的品牌來吸引人才等,反之亦然。因此,預期盈利增長和股價上升,並不是因果關係,而是反身性關係。

Fundamental analysis seeks to establish how underlying values are reflected in stock prices, whereas the theory of reflexivity shows how stock prices can influence underlying values. One provides a static picture, the other a dynamic one.

George Soros

再來看看些經濟學例子,為什麼金融危機時銀行會出現擠提?人們認為銀行的營運出問題,放在那裡的錢不安全,因此一窩鋒去銀行提款。但事實上,一窩鋒去銀行提款,反而導致銀行的資金流動性出問題。這裡,感到不安全而一窩鋒去銀行提款是主觀行為,銀行營運出問題則是客觀現實,兩者互為影響。即使銀行營運本身沒問題,不知怎的人們一窩鋒去銀行提款,就會令到本身沒問題的銀行出現問題。

又比如近來大家都因為疫情去搶廁紙,搶廁紙是因害怕沒有廁紙,但正因搶廁紙這行為,導致全部廁紙賣光,自我預言現實。

我們見到某餐廳很多人排隊,便認為一定是這餐廳的食物很好,才會有這麼多人排隊,於是我們便也排隊,進一步導致更多人排隊。

我們網上購物很多時會先看評分和留言,哪個多便認為這個商品好,買了這個商品後又寫評分和留言,於是,評分高的商品越來越受歡迎。

從以上例子可看到,人們的行為,很多時都是基於別人的主觀行為而忽略客觀事實,大概因為我們都懶惰,要分析客觀事實太花心力。我們買入股票,因為別人都買入,股價在上升。我們都一窩鋒去銀行提款,因為其他人都去提款。我們去搶廁紙,因為不去別人便掃光廁紙。我們去餐廳排隊,因為見到排隊的人很多。上網購物,我們都買評分高的商品。

最後,我想聊一聊習慣,比如運動、閱讀等,這些我們都知道是好的,但我們卻總是沒有動力去做。我們的認知,習慣有以下的因果關係:

動力 > 行動

事實上,這是一個反身性關係:

動力 > 行動 > 動力 > 行動 > … > 形成習慣

只要我們行動起來,便會得到回饋,而進一步得到動力,持續行動,養成習慣。假如我們一開始完全沒有動力怎麼辦?試試這麼想:

行動 > 動力

我們要行動起來,那怕是一小步也好,把行動的難度降低,例如讀書本裡的一段文字、跑步 10 分鐘。一旦行動起來,便會有回饋,產生動力,然後進一步行動。於是,我們想養成習慣,便要這樣:

行動(難度低) > 動力 > 行動(難度高一點) > 動力 > 行動(難度再高一點) > … > 形成習慣

我們討論了反身性理論在金融市場、經濟學和習慣等的應用,世界上不是所有東西都是純粹因果關係,而是互為影響,這對我們去理解人們的行為,有很大的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