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退市加上內地錢荒,大市極度恐慌。沒甚麼好說,只想在這裏為大家打打氣。港女和亞爺幅圖很樣衰,港女已跌穿重要上升軌,而亞爺話咁快又跌近1949建國底,仍然留守港股的戰友,不要氣餒。在美股打滾的筆者,近幾個星期都出晒血。大跌市提供討檢的機會,想想下次可否做得好一點。
反彈在即?
過去一星期,美國訂出收水路線圖,市場為之震驚,股債金全部被恐慌性拋售。收水大局已定,無謂繼續在這個話題纏擾,倒不如發掘投資機會。市場拋售資產後,騰出的資金始終都要再次投資,資金很可能會重投基本因素佳的股權投資。由於大市太超賣,而又接近一些重要的支持位,很可能先來一波較似樣的反彈,但反彈過後,升勢能否持續,還看基本因素。
送上金沙中國富娛樂性的宣傳片。
![]() |
市場會反彈嗎? |
Interactive Brokers 開戶教學
Interactive Brokers (簡稱IB),是一間美國的經紀行,提供各種的投資工具,包括股票、期貨、期權、沽空、外匯和債券等,收費低廉,適合頻繁交易的投機者。IB開戶比較繁複,在網上搜索到很多相關文章,筆者並沒有細看。詳細的不說,這裏只會大概說說開戶過程的重點。內容是以香港人的身份開戶,來自其他地方的申請者,可能在細節上有區別。
確定收水
昨晚老伯講話,最值得注意的是,老伯用肯定的語氣,說出收水的路線圖,即今年尾減慢買債速度,2014年中結束買債。市場一直幻想美國繼續放水,或不要太快減慢放水速度,估不到老伯說得這麼肯定,市場感到意外,應聲下挫。幻想破滅,反而是好事,以後不必再爭論何時收水,重新關注經濟的增長。
等待老伯講話
老伯(伯南克)稍後講話,筆者認為美國收不收水,幾時收水無關重要,老伯定必因應市場反應所出適當的言論,穩住市場。我們要關心的,不是新聞頭條,而是市場趨勢。明顯的趨勢是:「成熟市場跑贏新興市場」,成熟市場仍然是牛走勢,新興市場牛轉熊,應把資產配備到成熟市場。新興市場之所以被分類為新興市場,並不是增長快高回報,而是經濟主要由勞動力和資源推動,資金流入快,資金流出也快。而成熟市場主要由科技和消費推動,相對穩定。我們從沒有聽到美國和歐洲是新興市場,因為她們一開始就是成熟市場。新興市場大部份都不會進化為成熟市場,這是經濟結構的分野,取決於民族性格,不是一朝一夕可改變。投資成熟市場的大趨勢,是今年的一大拐點,催化劑是新能源的成熟、QE轉向和中國經濟著陸。好好把握這個大趨勢,不要留戀弱過藥煲的市場。
![]() |
各地市場YTD回報 |
反彈無力
市場反彈力不足,個股繼續陰跌。靜待下星期美國聯儲局議息,看看市場氣氛會否好起來。見到不少Blog友貼恆指長期上升軌的圖,但筆者不明白為何很多人用linear scale而非log scale,看長期上升軌,應該要用log scale才對。至於見到很多人說撈貨,筆者建議不要隨便接跌下來的刀,除非想極速輸錢,或者有無限金錢可以分段買。至於做淡工具,筆者認為沽空、期權和期指等較為公平,不建議買牛熊證。筆者已經正在開IB戶口,因手續繁複需時,仍未有機會參與更多的投機操作。
資金撤離新興市場
憂慮退市,資金撤離新興市場。港股走勢極差,下破長期上升軌。日本、巴西和東南亞股市(泰國、印尼等)都被拋售得好恐怖,十足十亞洲金融風暴翻版。現在重貨相關資產的投資者,最好先減持,在出現明顯轉勢訊號前,不要隨便入貨。中國SHIBOR抽升,內地資金緊張,而澳元又穿了支持位,表示內地有暗病,似乎壞消息陸續有來。
![]() |
野村:美QE收手 恐重現97年亞洲金融風暴! |
買賣操作分享
最有效的學習方法,就是將自己的買賣操作,在圖表上畫出來,然後檢討,從錯誤中學習,從而優化買賣法則。強烈建議大家也試試這方法,這比其他任何方法都來得更有效。當然,這很花時間,但力不到不為財,絕對值得。筆者以後都會跟大家分享買賣操作,並會把相關文章放到「買賣操作分享」標籤,以便閱讀。另外,這些例子可當作「買賣技巧」的補充,以加深印象。例如,筆者最近寫了《沽貨的藝術》系列後,有讀者可能未能完全消化,以下列舉的實際例子,希望對大家有幫助。
以下精選了過去兩三個月的買賣操作,從以下例子可以看到筆者其實犯錯頻頻,但只要控制虧損幅度,同時又買中了幾次牛股,其實已經有不錯的回報。
LNKD
三四月行了flat base,四月尾疑似突破,事後發現買錯了,因為突破沒有成交配合,是失敗的突破。到五月初,公佈Q1業績,有三位數增長,很好吧,但原來二月初的強勁gap up和數個月來近一倍的升幅,已經price in,市場期望極高,對業績不收貨,結果業績公佈後大成交gap down。按紀律執行止蝕,是次操作蝕7.4%。
![]() |
LNKD日線圖(6個月),突破失敗的例子 |
FLT
這不是正確的買入點,因之前市場波動被震出,之後急急買回。四月行了一個flat base,並於五月初突破,突破是有效的,但不太有力,因為突破不能高收,出現大陰燭。考慮到已是第三個base,即late stage base,於是主動沽出,鎖定利潤,尋找其他機會。是次操作賺13%。
![]() |
FLT周線圖(2年),行了三個base |
![]() |
FLT日線圖(6個月),有效突破但不太有力,先行鎖定利潤,尋找其他機會 |
REGN
這是高追買錯的例子。回想當時高追的原因,是因為在四月時,大市調整,但生物科技股卻表現得異常出色,一時貪婪便高追,買入價其實已距離正確的買入點三成,要沽出,而不是買入。事後發現不妙,於是趁未虧損,平手離場,算是幸運。
![]() |
REGN日線圖(1年),高追買錯 |
SPWR
這次操作算是本年的代表作,成功運用pocket pivot buy point,並取得了豐厚的利潤。筆者早在二月已經發現太陽能股的Turnaround(參考《Turnaround Stock:太陽能股》),之後屢次嘗試買入,由於波幅太大,被多次震出。對於要買入turnaround stock,運用pocket pivot buy point似乎效果不錯。這些turnaround stock突破時往往爆升一二成,若用傳統突破買入法,往往很難追入。而在買入時已訂了賣出策略,大約在重要阻力區,即大約23元,先減持鎖定利潤,是次操作已實現利潤為66%,其餘部份繼續持有。
![]() |
SPWR周線圖(3年),這是典型Turnaround股,爆發力驚人,阻力區大約在23元 |
![]() |
SPWR日線圖(6個月),整固其間出現多個pocket pivot buy point﹐在重要阻力區減持 |
RYL
這是根據突破買入法買入,且有成交配合。可惜沒有留意原來這已是late stage base,在退市消息下,建屋股被拋售,結果又跌回了突破點。為免讓曾經擁有的帳面利潤變成虧損,於是狠心平手離場。
![]() |
RYL周線圖(2年),行了3個base |
![]() |
RYL日線圖(1年),第3個base為雙底,可惜這是late stage base,在退市的消息下又跌回突破點 |
突破買入法較適合用於增長股,買ETF和大市值股票,趁回調買入則比較適合。在日股大插當日買入DXJ,以為能守住50天線,結果越跌越深,止蝕沽出。得到的教訓是,趁回調買入的策略未必錯,但最好不要股價大插時買,要等整固回升,出現pocket pivot buy point才買勝算較高。
![]() |
DXJ日線圖(6個月),股價大插時買入的錯誤示範 |
關鍵上升軌(補充)
上一篇文章強調指數保住上升軌的重要性,因為懶,所以沒有貼圖,現在補回,希望會清楚一點。市場對好的經濟數據很敏感,收水預期會令心情恐一恐慌,但沒有破壞整個上升趨勢。美國似乎嘗試讓市場自行消化,沒有出來解釋怎樣收水,以免多說多錯,預期恐慌情緒每多遇一次調整,便進一步轉弱,直到市場完全消化收水,配合好的經濟,大牛是指日可待。其實,只要經濟好起來,市場向上是肯定的,這乎合邏輯。但過去的印銀紙救市方式實在太非常規,「市場走勢變得不合邏輯」亦乎合邏輯。筆者常常用吸毒比喻QE,一個吸慣毒的人,要他吸少一點毒,他會很辛苦,但不致於死,只要一點一點地減少吸食的份量,最後他會成功戒毒。現在,從數據上看,經濟好起來是真的,從經濟結構上,由新能源產業帶動經濟復蘇,亦很具說服力,我們已經在今年Q1看到,很多新能源公司已成功扭虧,大牛市需要故事,新能源就是這個故事。當然,若市場告訴筆者「你的看法錯了」,筆者會認錯,一切以市場為先。
![]() |
恆生指數自2011年的上升軌 |
![]() |
S&P指數2013年的上升趨勢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