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37觀察
展望
先談談投資。本年投資成績繼續跑輸大市,總結下來,失利原因是沒有一套買賣系統,很多時只憑感覺行事。另外,意識到賣出時機的重要性,這比起其他任何技巧,例如選股,都來得重要。大牛市到來,例如現在,雞犬皆升,人人都是股神。但當市況逆轉,個股牛轉熊,如何判斷是否沽出,這是一大學問。現在人人都知頁岩氣、內房、鐵路股是超牛股,筆者反而有興趣看看她們的見頂模式,和現在持有相關股票的人怎樣操作。CANSLIM確是好的啟蒙,買賣系統亦建基於此,「先TA,後FA」,將會是日後的投資路向。
再談談經濟。全球經濟結構正在改變,美國的頁岩氣和3D打印等顛覆性創新技術,加上墨西哥的崛起,將會為能源和製造業帶來革命。筆者維持中國和香港的整體前景負面。中國出口喪失優勢。內需不濟,中國人只懂買外國名牌。現在只可谷基建,繼續起豆腐渣,投入的金錢繼續被貪去,不能落入平民的口袋。中共政府對人權自由的壓制有變本加厲的趨勢,香港被嚴重赤化。
至於股市和樓市,筆者的看法樂觀。若我是歐美的大戶,我會用中國經濟見底的借口,炒高中港股市,炒高中港樓市,有咁高炒到咁高,然後以退市為借口,抽走資金,把中港唯一的救命草(樓市)攻破,中港的經濟就好難翻身。因此,長期來看,中國和香港經濟是負面的,但短期來看,股市和樓市繼續看好,兩者並不在矛盾,投資者可趁市旺賺一筆。
不是以為筆者是想法負面,相反,筆者是極度樂觀的人,筆者總認為只有凡事想到最壞情況,理解大局,認清事實,不要自欺欺人,才是真正的樂觀派。世事總會被顛覆,我們見證著iPhone被三星手機打敗,iPhone固守統一解像度的優勢,正正是其弱點,結果被Note的大Mon策略打敗。可改變香港未來的,是我們自己,而不是政棍,不要被現有制度束縛,顛覆往往需要衝破框框的勇氣。筆者總是在想,可顛覆中國的政制,改變中國未來的力量,是來自香港。雖然中國有史以來,每一個朝代,都淪落同一命運。縱使民國有孫中山的顛覆,但中國人的劣根性又把中國推回老路,似乎中共亦不例外,但始終有一群的中國人真真正正為中國的未來努力著。香港的顛覆力量越被壓制,越是壯大,顛覆力量已被激活,讓筆者看到希望。
記緊元旦要上街﹗不要做順民,就造暴君。
元旦大遊行
投資亮點:墨西哥
買入點和賣出點(二) 2012-11-24
繼續上周未完成的檢討,關注的仍然是買入點和賣出點。投資組合上半年表現是不錯的,在Q3卻急轉直下,想了一段時間,終於得到答案,就是在美國零售股由強轉弱時,沒有沽出。美國面對財政懸崖,Q3、Q4零售店業績轉弱,其實,在Q3時很多美國零售股股價走弱已反映。組合中的BBBY在六月跛腳,然後是DLTR、ROST、MNST一隻一隻地走弱,筆者竟然沒有得出這個顯然易見的結論,重倉美國零售的組合表現當然很差。只怪筆者太沈醉於美國零售股過去幾年的強勢,因此掉以輕心。日後,有必要把買入和賣出的時機量化,要將操作機械化、公式化,不能單憑感覺。
除了上周總結了一些關於William O’neil的投資重點,以下是一些補充:
- 賣出點比買入點更更更重要,若錯失賣出時機,付出的代價可以很大
- 總結過去幾年,發現每次大輸,都是因為沒有在股價強轉弱時沽出或止蝕,或在股價急跌時買入,結果讓盈利被蠶蝕,甚至由贏變輸
- 賣出點的重點如上周所說,例如50MA、8%止蝕、拋物線急升、熊市等等……但最被筆者忽略的和容易中招是,股價由穩定上升轉為橫行(從高位回落1X%,會以為是正常回調,然後你可能會增持),然後突然插多1X%(過去幾年收入穩定增長,如今收入增速放緩),轉為熊走勢。如果在第一輪跌勢沒沽出,第二輪急跌基本上是走不及,已輸兩、三成。本年大輸的基本都是這類,這些都是Value Trap。這些股幾年來穩定性很高,盈利兩三成增長,而且沒有出現明顯的拋物線急升,因此對她們的警覺性會降低,這樣很容易中招。唯一避開的方法是觀察股價的pattern,股價由穩定上升轉為橫行,並曾經出現過大成交大波動,即派貨,便要提高警覺,並硬性50MA沽出
- 在每次買入和每周都要記下目標沽出價,例如止蝕位和50MA等,若在這周觸及目標沽出價,就要機械式的沽出
- 每日Check股價是需要的,每一隻股票都絕對有權在幾日內突然崩盤,這時要做的就是不問價沽出
- 要監察強弱版塊的轉動,例如看股價創新高的股票,並納入Watchlist內,一周要做一次
- 大市回調後,最先創新高的股票就是強股,可不問價買入,不必等Cup with handle的pattern(這個買入準則還有待驗證)
- 沒有FA的股票基本不買,筆者要求的是25%收入和盈利增長,或Turnaround股這些都是一些買入點和賣出點的心得,日後還要在實戰中慢慢實行和驗證。至於大市方面,氣氛已明顯轉好,順勢已為就行,不要留戀弱股。筆者基本已放棄港股,不是不看好,是工作時間不配合。而每周市場和組合表現,筆者決定不發佈了,原因是發覺作用不大,甚至令筆者分了心。
現持有美國房地產復蘇、電子支付和能源相關的美股,YTD回報仍是負數。
買入點和賣出點 2012-11-17
重溫了”How to Make Money in Stocks”關於買入和賣出點的相關篇章,獲益良多。日後要制定買賣法則,並有紀律地執行。以下是綜合 William O’neil觀點和檢討筆者於近來操作後,得出的相關法則:
買入點
- 突破整固區間,並有配合成交
- 在突破點5%內可買,超過突破點5%就不要高追
- 於整固區間底部有支持,反彈並有成交配合
整固要有足夠時間,並且波動細和緊密,在牛走勢的第三、四個整固,失敗率較高 賣出點
出現拋物線式上升,大成交波動
- 跌穿支持位如上升軌、20天線和50天線
- 重要事件前急升,如新產品發布、拆細股價和加入成份股
- 重要事件大成交急插,如法律訴訟、食物安全和收入增速放緩 股價長期穩定上升,然後慢慢變得平緩 止蝕點,比買入點低8%,不應有任何例外* 大市為熊市
- 好消息眾人皆知,但股價卻往相反方向走
Apple(AAPL)走勢和相關操作 Dollar Tree(DLTR)走勢和相關操作 Monster Beverage(MNST)走勢和相關操作
且戰且走 2012-11-10
- 極燈,一買港股即轉勢,先半撤退
- 這兩年,筆者仍未能適應QE下的大型動波市
- 美股的走勢極熊,領導股如蘋果(AAPL)都被沽拋
- 中美歐皆弱勢,港股不能獨善其身,似乎22000可能是假突破
- 筆者在之前的文章談及財政懸崖N次,大戶現在才「突然」用來作做淡藉口
- 財政懸崖不是問題,現在要關注印銀紙的惡果,印銀紙的效用明顯一次比一次低和短,美股和黃金甚至對QE3毫無反應,只要有印銀紙失效的預期,之前被追捧的資產都會暴跌
- 現在要保留實力,等待時機
修正策略 重新上路 2012-11-03
- 美股超弱,回歸強勢港股,不可逆勢
- 投資組合成立差不多五年,原地踏步,比我的100%港股MPF還差,要重新修正投資策略* 加強訓練買賣時機,尤其是賣出點
- 會加多一點Trading,寧願沽錯,都不可死牛地持有熊股
- 不要勉強做假值投資者,一隻值得以年計地持有的股票真的少之又少
- 以後會更加專注整體操作,不要受自己偏見影響
中美政權交接帶來的憧憬和陰霾 2012-10-27
中國和美國將於十一月進行政權交接,中國新一任領導層內鬥似乎很利害,另一邊廂,美國總統大選亦鬥得激烈,奧巴馬和羅姆尼民望差不多,誰人勝出還是未知之數。但市場似乎已有傾向,資金西向東流的勢頭十分明顯。市場憧憬中國經濟見底,政府換屆會有更多刺激經濟措施出台。而美國在大選後要處理財政懸崖問題,前景不明下,消費者勒緊荷包,公司降低盈利預期。
這樣看來,筆者似乎在逆勢而行,以美股為主的投資組合,表現強差人意,正好反映這一點。對中國,準確的說,是共產黨,失去信心,是筆者看淡中國的原因。尤其是今年,筆者深切體會到香港被嚴重赤化,中國內地的問題一定比香港嚴重得多。看淡的,是中國整體經濟的長遠發展,但中國市場很大,個別公司在中國亦有很有前景,筆者並未放棄投資這些公司,只不過中國的好公司真的買少見少而已。中國和美國似乎都在GDP數字上造假,但公司盈利上較為可信,整體上,美國公司的盈利增長是好於中國公司。美國公司的管理、可信度和執行力,亦明顯較強,比較有信心可長期投資。至於筆者的操作方面,對於買中崩盤股,如何應對,應否止蝕,老實說,筆者很多時都很猶豫,還在不斷學習中。
未來從來都是未知數,甚麼都有可能發生,筆者現在的看法不代表明天的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