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太效應:貧者越貧 富者越富

馬太效應 (Matthew Effect),簡單來說就是「貧者越貧,富者越富」,或者「強者越強,弱者越弱」。

他的名稱來源自新約聖經.馬太福音的寓言:

凡有的,還要加給他,叫他有餘;凡沒有的,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。
For to every one who has will more be given, and he will have abundance; but from him who has not, even what he has will be taken away.

馬太效應這個概念,由美國社會學家 Robert K. Merton 於 1968 年提出。當時,Merton 與他的同事致力研究社會系統與科學有矛盾的地方,其中他研究到科學界的奬勵機制,發現有名的科學家的貢獻,例如在某研究項目,會得到不合比例地多的讚許,而沒那麼有名的小科學家,即使是相似甚至是相同的研究項目,則他們的付出卻獲得較少榮譽。一項研究,通常是由一群人去做,名字排在論文排在最頭的人,通常是最有資歷的,而他通常得到最多讚譽,甚至整項研究都以他的名字來命名,要知道一項研究,動手做的,投入最多時間的,多數是資歷較淺的研究員。

馬太效應和我們之前討論的反身性理論有重疊的地方。舉例說,越多人排隊的餐廳越多人排隊;越多好評的商品賣得越好,因此獲得更多好評;升得越多的股票,越多人買,導致股價進一步上升。

現在讓我們用一個虛構的故事,來說明馬太效應有哪些例子。假設你是一個家境不太好的人,而且父母也沒有受過多少教育。現在,假設你想在社會的階梯往上爬,究竟馬太效應對你有什麼影響呢?

知識

好吧,你自小便聽到人人都說知識就是力量,那你便好好努力讀書,將來找一份穩定的工作,便可擁有財富。但你發現自己原來不是那麼聰明,雖然很努力,讀書成績也不大好。更糟糕的是,你發覺老師對成績好的學生特別照顧,而成績差的你卻被老師忽略,於是成績好的學生因為得到老師的特別照顧變得更出色。

那你唯有靠自己,好好地自己去學習,但這個時候,從來都不看書的你又發現家境較好的同學,原來自小便學了很多東西,什麼語言啊,什麼運動啊,簡直是多才多藝。原來他們的父母一早投入了很多資源,買了很多參考書,一早學會閱讀,甚至聘請私人老師去做一對一的教授,所謂贏在起跑線就是這些人。原來越早學習怎樣閱讀,非常重要,因為學懂閱讀之後,就懂得怎麼透過閱讀去學習,從而學得更多知識,於是,不閱讀的你和那些家境富裕又有閱讀習慣的同學相差越來越遠。然後,你辛辛苦苦拿到大學學位,找到一份工作……

財富

好吧,算是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,你很努力地工作,你把 120% 的努力投入到一個工作項目裡,但是你發現,你的主管永遠拿到更多的功勞。即使你和你差不多職級的同事怎樣努力也好,你的主管永遠都獲得更多的讚譽,主管升職的速度遠比你快,原本只差一個職級,現在已差上三個職級。

你聽人說,累積財富不可以只靠上班,要懂得去投資,於是你便嘗試去投資。不幸地,你遇上了金融風暴,你投資的股票虧了一半,你跟自己說,長線投資不怕的。人人都說別人恐懼時要趁低吸納,可惜你已經沒資本了。你發現有錢人都在股市低迷時趁低吸納,你的主管也買了些股票,他們都有很多閒錢,於是,你們之間的財富距離越來越遠了。

辛辛苦苦的做了幾年上班族,儲了一筆資本,就嘗試去做一些小生意吧。建立初創公司,聽起來是蠻酷的,但現實卻不是這樣。你發現越有名的初創公司,越能吸引資本投資,越獲得多投資人的資金,他們便變得越出名。一間小小的初創公司,即使點子有多好,因為沒有足夠的資本去執行,最後資本較多的公司後發先至,用強大的資本優勢,把相似的點子變成現實。

名氣

那去做網紅吧,網紅聽起來很酷,而且工作很自由。但你發現越出名的人越出名,例如明星歌星大咖,他們在社交媒體的曝光率比不知名的人高出很多。你無論怎麼努力,都戰勝不了那個可惡的算法。你發現有些本身就擁有一定影響力的人,他有強大的人脈資源,可能其中有一些網紅朋友,只要他叫他的網紅朋友們在社交媒體做一做 shout-out,他自己的影片便輕易地登上熱門排行榜,然後自己也輕易地成為網紅。

這就是馬太效應「強者越強,弱者越弱」的殘酷現實,是不是很有無力感。那有什麼方法可以打破馬太效應?很不幸地,這些都不是可以短期輕易地打破的,你必須運用複利效應,去創造自己的資本,不論是知識、人脈、財富或名氣,這些都不是一時三刻可以達到的。靠的是盡早投入,然後用時間去累積。最後,要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,不要經常跟別人比較,因為世界上永遠都有人比你強,做好自己,持續進步便可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