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受控 重回牛市

對上一篇關於投資市況文章 (身處熊市 但不要看得過分悲觀) 已經是一個月前了,你可以看看當時我的看法,和現在的市況比較,我的分析是否合理 (我好像財演上身了),上一篇文章發布時竟然就是股市見底之日,這當然是巧合。

現在疫情已經受控,市場信心亦速迅回復,看看 NASDAQ (下圖) 已經收復了一半的失地,YTD 是持平的,表現其實並不是太恐怖,但記得二、三月大部分人和媒體是怎樣看的嗎?極度負面。

pic

4 月 24 日 NASDAQ 指數,於 3 月 23 日見底

而我當時的判斷是:

歐洲美國的數字增速會否放緩,我說放緩,而不是低確診數字,因為資金只要認為這個數字放緩,成了趨勢,低確診數字是遲早的事,資金不會等到低確診數字才出擊。

這是我為什麼比較樂觀的原因,貨幣寬鬆政策已就位,只要資金見到疫情有受控的跡象,股市很大可能出現 V 型反彈。

如果用情緒主導,不肯思考,便會陷入大跌便恐慌,恐慌便賣,賣光便看得很熊 (因為心理上要證明自己是對的) 這個循環裡,陷入這個恐慌心理,即使市況由熊轉牛,你也偏向忽視市場訊號,因為人心理上不願意承認錯誤,很難短期內 180 度改變看法。我一再強調,不要用類比去思考,要用第一原理去思考,這是很困難的,但這樣你才學會跟別人不同,有獨立思考,不再依靠海量垃圾新聞去獲得罕有的有用訊息 (為什麼我不再看新聞?)。

NASDAQ 見底是 3 月 23 日,看看意大利單日確診數字見頂的情況 (下圖),剛好是 3 月 23 日附近。

pic

意大利單日確診數字,於 3 月 23 日附近見頂

又看看全球的數字 (下圖),差不多到 4 月初才見頂。

pic

全球確診數字,於 4 月初才見頂

這有什麼含意?意大利是歐洲疫症爆發的中心,當意大利疫情受控那一刻,市場便判斷整個歐洲和美國即使疫情仍未全面受控,但預計最終都會受控,因此,資金不用等到疫情 (全球數字) 出現拐點,便已經行動。這與我的判斷基本一致,而如果你只是看圖表,去找某些年份的圖表去做對比,你可能現在仍猶豫熊市是否過去。事實上,這個極短而跌幅速度極快的熊市已經過去,現在我們重回牛市。

既然是牛市,當然要買,這個時刻是長線投資很好的入市位。之前我也說過,我絕對不會碰疫情直接受害的股票,例如航空股、郵輪股、石油股、銀行股等,甚至我也不會碰受社交距離措施影響的一般實體零售股 (及反映實體零售的信用卡股,信用卡股可是很多人的愛股呢),當然實體零售會在社交距離措施取消之後回復,但消費信心仍要經過一段較長時間才慢慢建立起來。

剩下可以考慮的是沒受疫情影響太大的公司,其實大部分都是科技股,這解釋了為什麼科技股率先跑出來,領導市場。我尤其看好 SaaS 股,這些公司在逆市中幾乎沒受影響,甚至受惠,SaaS 的高估值是有原因的,高估值反映 SaaS 公司增長的質素,在經濟停擺中仍能增長。有些公司在疫情中大幅受惠,很多人在家工作,相關股份井噴式增長。宅在家,人們在家也多看了電影和玩電子遊戲。疫情中對醫療的需求也大增,憧憬疫苗,用多了很多醫療藥物和設備,這對相關股票也是利好。

有人猶豫是否可高追疫情受惠股,首先要分清楚 1.不受疫情影響 和 2.受惠疫情。我對前者是樂觀的,甚至認為隨時可買入,但對後者是抱有懷疑態度。所謂受惠疫情是因為一些罕有事件導致對某產品需求急速上升,但考慮的是這是否一次性的事件,疫情過後,對這產品的需求是否能持續,你可以這樣看,這等於疫情只是為這些產品免費打了一個天價的廣告,令更多人認識,於是需求急增,這是否能持續,還得回歸基本,看疫情是否有長期改變對產品的需求。

例如因在家工作而用令視訊會議軟件的需求大升,但這會否令很多公司在疫情後轉移到在家工作,把在家工作模式恆常化呢?如否,疫情後,視訊會議軟件的需求便急速下降。例如宅在家令看串流電影的人大幅上升,但疫情過後這現象是否能持續呢?